单县王青山案:一个普通村民的艰辛道路
背景
2019 年 7 月,河北省沧州市单县县城南长街发生一起激起全民讨论的事件:单县村民王青山在县政府门口自焚,留下“官逼民反”的绝命口号。此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思考,其中,引起人们最为关注和思考的是:王青山为何要自焚,作为一个普通村民,他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遭遇,才会走到这一步的程度?
王青山的人生经历
王青山,1959 年生,68 岁,是河北省沧州市单县浍洛营村西张楼组人。他从小父亲早逝、家境贫寒,致使他无法读书,只能流落外地打工。在王青山 50 岁的时候,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,起初是在当地铁路站台经营小店,后来转型经营山泉水。
然而,王青山的创业路不平坦,遭遇过无数的阻挠和打压。王青山被当地村官强制收回一块租给商贩摆地摊的土地后,他决定进入山泉水业,但不久之后遭遇市场滞销,经济陷入困境。此时,当地村委会曾答应为王青山的山泉水拓展市场,但最终未能履行。王青山并未选择放弃,而是顽强地继续前行。近年来,他转为从事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,但依然遭遇了多方面的阻挠和打压。
归根结底,王青山的不幸遭遇和一般村民并无不同,正如他自己所说,只是希望可以和平解决问题,但多年来,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态度让他感到十分无奈和气愤。
事件的启示
王青山的自焚事件,折射了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干部思想作风和行政管理手段的问题。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今天,新型农村经纪实体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,并且有很多村民像王青山一样,通过创业自救、拓展市场来解决经济困境。理应对于这类农民创业的行为,政府给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。然而,在现实中,王青山这类村民的创业受到了诸多阻挠和打压,这就让人不禁想问,针对此类问题,是否有本质性的解决之道?
在这件事件中,王青山选择了执火自尽,还用自己的生命为自己争取了一份公正。他所希望得到的,其实不过是像很多普通村民一样的公正。我们应该关注到在现实中,依然存在着这样很多王青山般的村民,他们有创业的决心,以及对于公正和政策公正性的模糊期望。因而,我们有必要对此类问题及时展现出关注之心,并积极协助那些更新、创意更加丰富的农村业者,使更多的农村业者得以真正地改变自己的人生。